“研究生指导全程亲力亲为”,这位女教授为什么火了?

来源: 钛媒体快报
2024-03-19 19:41:59


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从未停止,但不管怎么改,用心育人都应该是一以贯之的核心。

全文1561字,阅读约需4分钟

撰稿 / 公羽(新闻学者) 编辑 / 马小龙 校对 / 张彦君


▲吕震宙教授个人主页截图。图/西北工业大学官网截图

“在研究生指导方面,本人以前从未将自己名下的研究生交由课题组青年教师指导,往后也不会将自己名下的研究生交由他人指导,本人名下研究生的指导将全程亲力亲为。”

近日,因为教师个人主页上的这样一段话,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女教授吕震宙,在舆论场上“火了”。

据报道,吕震宙教授在学校官网教师个人主页上,将自己开始指导研究生到2022年9月(主页更新时间),所有硕博士生的毕业年份、姓名、就业去向予以公布,同时还特别强调了,其名下研究生的指导将全程亲力亲为。

眼下,正值研究生论文评审和答辩的关键时期,也是导师和学生关系最紧张、矛盾最频发的时段。“别人家的导师”一句“亲力亲为”,就让不少正为毕业焦虑发愁的硕博研究生集体“破防”。

这也说明,当下的研究生教育,至少在导师育人这一层面,还存在着诸多短板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导师对研究生“亲力亲为”的指导?导师精力不足,或是重要原因。

根据教育部数据,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.17万人,相比2013年的53.3万人,10年间翻了一倍有余。但另一个现实是,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导师数量并没有跟上,也因此,平均下来每位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量就大了很多。

重压之下,一些导师只能做起“甩手掌柜”,将自己的研究生转交给嫡系青年教师指导,或者让组里博士生承担硕士生的指导工作。现实里,这似乎已经成了常规操作。

与此同时,部分导师和学生关系的畸形发展,也模糊了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指导的价值与意义。近年来,一些高校片面追求科研数据,对导师的考核指标也趋于单一,这种风气影响了一部分导师的育人方式,令其从过程导向转变为了结果导向。

对很多研究生而言,相比于导师,不少教授更接近一个“老板”的角色。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类科研团队中,更注重管理,而不是培养。

一些导师将指导精力向更有机会产出学术成果的博士生、高年级硕士倾斜,对低年级或无意于继续读博的硕士则采用“放养”策略;一些导师只关注学生的科研进展,而忽视了作为导师在专业指导和身心关照方面的义务。

研究生教育本该是人性化的、个性化的,如今却呈现出程式化、工业化的特点,这样的转变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。

比如,在2022年江苏省所在地高校硕士毕业论文抽检中,一批“985”和“211”高校的学硕论文抽检不合格率,就高于全省高校平均水平。

解决问题的关键,仍在导师身上。2020年,教育部、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共同发布《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》,就再次重申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“第一责任人”地位,明确提出要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,激励导师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。

当然,除了强化研究生导师的育人理念以外,为导师们创造潜心育人的环境也尤为重要。

比如,一些高校或将指导研究生折算成一定的教学或科研绩效、对育人成果予以褒奖,或大力减轻教师行政琐事与考评负担,都是消除导师“亲力亲为”指导研究生阻力的积极举措。

说到底,“亲力亲为”本就是导师培养研究生的分内之事,也是最基本的要求,如今却被视作稀少现象被全网热议,这种现象本身就该引起相关方面的反思。

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从未停止,但不管怎么改,用心育人都应该是一以贯之的核心。也只有当公众不再对导师培养研究生“亲力亲为”感到讶异之时,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才会真正上一个台阶。

值班编辑 古丽 李加减

星标“新京报”

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


点击“在看”,分享热点

发布于:广东省乐昌市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用户反馈 合作

Copyright ©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

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